【周末行山】西貢上窰古迹生態遊 尋隱世半月形堤圍大型完整灰窰【內附交通詳情】
發布時間: 2020/11/13 17:50
最後更新: 2020/11/13 19:39
依山靠海、擁有豐富資源的香港,其農業曾盛極一時,現時西貢便有不少荒廢農村。這次記者介紹的北潭涌郊遊路綫,包括已被列為法定古迹的上窰村、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紅樹林和曝罟灣荒廢魚塘的半月形堤圍。惟部分路段經崎嶇爆林路,需量力而為。
郊遊路綫以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為起點,沿途經上窰民俗文物館和起子灣路,以曝罟灣為終點。中間有分岔路可以進入上窰郊遊徑和上窰家樂徑,不過這條路綫並無涵括,坊間稱這為上窰郊遊徑並不正確。
紅樹林婆娑樹影
下車抵達發記士多,跟着指示牌往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方向,便到達上窰村入口復興橋。橋下是擁歐式名字的奧蘭治河(Orange River),附近因處河口位置,潮退時可看到部分河床露出水面,潮漲時則完全淹沒,兩旁婆娑樹影又別有一番景致。
這個會受到潮汐力量影響的地方被稱為潮間帶,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,河道兩旁均為紅樹林。這裏的泥灘因常被海水浸淹,土質鬆軟,鹽份高又缺氧,因而適合可以排解鹽份的紅樹林植物,如桐花樹、秋茄樹生長,當然亦不乏泥灘孖寶:招潮蟹和彈塗魚的身影了。
往前走約8分鐘,就可到達上窰村和上窰民俗文物館。沿路有極多種類的植物和蝴蝶,生物多樣性豐富。
法定古迹大灰窰
上窰村早於1830年由廣東省寶安縣黃姓客家人興建,村民以製石灰、捕魚和農耕為生。由於農業和建築業發展初期,大量需求石灰作灰泥及肥田料,西貢昔日窰燒工業亦蓬勃,上窰村民亦因建窰燒造殼灰而致富。及後由於英泥及造磚行業的競爭,窰燒工業遂告沒落。60年代起,村民漸漸遷出,村落亦告荒廢。
上窰村及後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迹,被活化成作上窰民俗文物館,展示過往村民的房舍、曬坪、廚房、牛欄、豬舍,以及一座6米高更樓,另外亦陳列了客家人的家具和農具。
最值得一看的,是附近有一個仍完好保留的大型灰窰。灰窰內部以耐火的紅磚砌築而成,外部鋪砌石塊加固,窰內堆積了村民在海底撈獲的珊瑚和貝殼,並以禾草和樹枝作燃料,逐層燒透後又再加入更多貝殼,直至填滿,燃燒數日後便成石灰。走下樓梯,可見到窰底有加強火力的風口。
繼續往前走,有很多大型廢棄建築物,令人頓生恐怖之感。到達起子灣與黃宜洲,可選到起子灣的方向,走了一會又遇到分岔路,往右是起子灣碼頭,可選往左邊入叢林。
一彎月牙隱世風光
這條路開始難行,並非鋪好的路段,大石、碎石、落葉、樹枝樹幹組成的路不易走,宜穿着具抓地能力的行山鞋。走了大約10分鐘,就會見到有一段地圖上沒有顯示、直接通往曝罟灣半月形堤圍的小路,樹上繫了前人的絲帶作記認,跟住絲帶走便可。
不過這條小路是爆林路,十分險要崎嶇,大石上落耗費體力,加上碎石容易滑倒,沿着斜坡半爬半行,要手腳並用,枝葉橫生亦致腳步蹣跚,行山人士要量力而為。
行約10分鐘後,穿過叢林便可看得豁然開朗的景象,曝罟灣的半月形一綫堤圍映入眼簾。這裏原是以前村民蓄水養魚的魚塘,後來漸漸廢棄,剩下這一彎月牙。現時主要吸引少數釣魚愛好者前來垂釣,遊人罕至。堤圍早已日久失修,部分路段已化作碎石塊,雖有好心人在路段間築起小竹橋,但仍有一定危險。離開時,原路折返便可。
熬煮12小時的牛骨湯飯
回到西貢市中心,巴士站附近有一間主打印尼峇里菜的排隊熱點白鬚旗艦店,其中招牌菜是勁足料的白鬚牛骨湯飯($97連加一)。牛骨湯飯湯底用上30斤的牛骨和牛坑腩,每日新鮮熬製,牛肉味濃卻沒有油渣浮面,口感清爽,無添加味精,雖然有炸蒜、洋葱等,但充滿牛肉鮮甜味,拌飯亦不怕過鹹和吃滯。
牛坑腩軟腍,一咬便化,而且肉不肥膩帶膠質,加上與湯底一同熬煮的白蘿蔔,好入味。不過這個牛骨湯飯因為太受歡迎,很多時到下午便告售罄。
店舖採用小清新風格,樓高兩層。店名白鬚是印尼語Bakso的意思,意即牛丸,因店主喜愛在峇里島滑浪後點一碗牛丸粉而得名。除了進餐,店內還有大熒幕作電影放映,難怪吸引文青到訪。
上窰郊遊路綫
交通:西貢市中心巴士總站乘搭94號巴士(往黃石碼頭)到上窰站下車,抵埗會見到發記士多,沿指示牌進入。
路綫:北潭涌自然教育徑→上窰民俗文物館→起子灣→曝罟灣→原路折返
需時:約4公里,行山連拍照時間約兩小時。
補給:上山起始及中段經黃宜洲有廁所,除了起點士多,沿路無補給。
注意:部分路段險要崎嶇,須穿着行山鞋,並量力而為。注意防曬和水份補給。自己垃圾自己帶走,做個有公德心的香港人。上窰民俗文物館逢星期二休息。
記者:陸明敏